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节(1 / 2)





  “你、你……”心中发慌的顾春眼神闪烁,目光游移,却不知从何问起。

  待那突如其来的疼痛缓过去之后,李崇琰才无奈苦笑,垂眼望着她:“你还记不记得,祭茶神那日,我说,‘我仿佛从前见过你’?”

  “噫,难道不是你见色起意随口搭讪吗?”顾春揉了揉因先前的哭泣而有些发红的眼睛,歪着脑袋仰面皱眉,努力搜寻着幼年时的记忆。

  没有。她确定之前从未见过李崇琰这个人。

  哭笑不得的李崇琰忍不住捏了她的脸,咬牙道:“我是那样的人吗?”

  你是。

  顾春抿唇,刚被泪水洗过的眸中忍不住泛起晶亮的窃笑。

  “你为了别让自己过得太风光,所以就不想让人注意到,”李崇琰淡淡扬唇,眸中是洞察真相的微芒,“你的母亲,是叶遐。”

  他这话音一落,顾春立时尴尬地扭头,皱眉闭眼,最后无奈地抬手挠了挠额角。

  “我猜得,可对?”李崇琰轻笑,伸手捏着她的下巴将她的头转回来。

  四目相对,顾春无奈地撇撇嘴,口中逸出万般纠结的一声轻叹。

  “那不然你说我该怎么办?敲锣打鼓昭告天下,说我爹是顾时维,我娘却是叶遐……这就,很尴尬了呀。”

  这事真的很难处,非但顾春自己尴尬,恐怕全天下都要尴尬。

  毕竟原州之战虽已经过去十年,可原州各地的“战神庙”至今仍香火鼎盛,每一个“战神庙”中供奉的皆是同一个人。

  一位在兵部并无军籍、从未受过朝廷“将军”封号,却在大缙的国土之上被无数人手书口颂多年的名将。

  战神叶遐。

  叶将军执旌旗兮,与我同袍。

  ****

  古往今来的许多事例都表明,在极端的重压之下,多数女子的表现,其实比男人要坚强得多。

  光化二十三年秋,项城失守后,顾时维不堪心中重负,于绝望中选择了自尽,留下身后骂名。

  可顾时维的妻子叶遐,一个自成亲后便深居后宅的妇人,却执戈跃马,向肆虐原州的来犯之敌亮出了大缙儿女铮铮的风骨。

  那时的叶遐顶着丧夫之痛,以及丈夫被千夫所指的压力,先是将顾家所有能战之人清点出来,当机立断拉起了一支三十余人的小队,出了相对安全的顺庆城,直奔项城方向,本着能杀一个是一个的原则,沿路不停展开偷袭或巷战。

  叶遐自幼生长的团山,在嫁给顾时维之前本是团山屯军的在编战士,在团山时又积累了不少与嘉戎斥候小队作战的经验,最擅巷战及与敌小股部队相持的遭遇战。

  那时她手中的人手虽少,但胜在战术灵活机变,对手中有限的人员调度自如;且她手中的人多为原州本地人,占尽地利人和;

  再加之敌方万万没料到,在经过屠十城的威慑之后,竟仍有人敢挺身而出、带队殊死抵抗,因此在初时也没有足够的防备。

  在这种种有利的因素下,自打叶遐出旗号之后,竟奇迹般的胜多败少。

  很快,叶遐这支来去如风的队伍便声名鹊起,虽每次战斗后人员折损情况都比较严重,但之后不断有原州的幸存者投靠响应,便始终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战斗力。

  之前因顾时维的自尽而愤怒至绝望的原州民心顿时振奋,所有人都坚信,在我们这代人手上丢掉的原州土地,一定能由我们这代人亲自拿回来——

  因为,有叶遐将军在!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叶遐就成了原州沦陷区内收复山河的希望与图腾。

  当时朝堂上林立的各派系暗中相互倾轧,大多数人对短时间内收复原州不抱希望,手握兵权的各方势力都不愿让自己的人马去填原州这个坑。

  谁也没有料到,叶遐手中这支一边增员却一边减员、从头到尾超不出三百人规模的散兵游勇,竟活生生在敌军压境的沦陷区内辗转扛了近两年。

  在项城失守近两年后,原州人终于等来了长公主李崇环带领的援军,时年尚未入军籍的李崇琰亦随军达到原州。

  所以,他当初对顾春的熟悉感,其实来自年少时对叶遐的记忆。

  ****

  光化二十六年春,收复项城的攻城之日,敌军为打击大缙士气,将被俘的叶遐绑缚悬于城头示威。

  被绑缚悬空的叶遐虽遍体鳞伤,却神色从容地俯瞰着城楼之下,目光坚定沉毅,浑如阵前阅兵誓师的统帅。

  那一身血色猎猎迎风,骄傲得好似一把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炬。

  她最后的遗言,是一串鸟语暗哨。

  彼时叶遐手下幸存的残兵已被长公主李崇环派人接应出城,当日一同列阵于城楼之下。

  当叶遐发出鸟语暗哨后,站在长公主李崇环身后那些曾跟随她征战近两年的原州人含泪转述,她说的是——

  叶遐虽败,原州未败。援军已至,不要放弃。

  十三岁的李崇琰曾在原州城门下望着那个后来名动天下的战神,偷偷抹掉眼角泪光,在心中对自己说过——

  将来,我也要如她这般。

  那是他戎马生涯的最大抱负。

  不问前程,不畏生死;心之所向,虽杀身,亦不折其浩荡。

  作者有话要说:  顾春:对,我的身世就是这么复杂,我能怎么办?我也很尴尬啊。

  李崇琰:看上了女神的女儿该怎么办,在线等,再没人答我……我就只能生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