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节(1 / 2)





  “你俩别闹,赶紧吃完干活,春儿阁楼上的东西还没收拾呢!”叶行络没好气地笑着拿筷子敲着桌沿。

  这几日顾春没在家中,叶行络便没有私自去动她阁楼上的东西,顾春对此特别感激。

  毕竟,她有许多不怎么好意思被别人瞧见的书。

  吃过午饭后,顾春先上阁楼去收拾了一下,等她将那些不怎么好意思被别人瞧见的书收进大箱子里锁好后,才叫了叶行络来帮她收拾别的东西。之后叶盛淮也上来,三人一箱一箱搬下楼去,一并堆在廊檐下。

  叶行络道,“主宅那头早收拾好了,就等你。既都整理好了,那待会儿我就去跟师父说一下,咱们家明日就搬。”

  团山“军民分治”这事已拖了很多年,四家家主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总是不了了之。这回叶家与卫家快刀斩乱麻,率先将这事做了个板上钉钉,总算是将这事撕开了口子。

  三人正立在廊下说着之后的安排,忽然听得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就听到江瑶暴怒的声音:“江昌年那个死倔的老头,这是要气死我啊!早晚我……”

  江瑶像一团火似的冲进来院来,“咦,春儿,你回来啦?”

  她几步过去搭住顾春的肩膀,又接着义愤填膺地控诉自家老爹:“你们说,江昌年那老头,怎么就不能像叶叔和卫大娘大娘那样清醒呢?我这几日好话歹话都说完了,他始终就一句话打发我,‘你小孩子家家,懂什么’,我都快二十了我还小孩子家家?合着我在他眼里就是个没脑子的蠢货呗!”

  她的父亲总觉得,她的任何想法都是幼稚、冲动的异想天开,哪怕是她深思熟虑、反复论证过的事,在她父亲听来也不过是年少无知的瞎胡闹。

  “他是你父亲,就是你到了八十岁,他还是你父亲,这没法子的。”顾春安抚地拍拍她的背。

  江瑶恨恨道:“‘军民分治’这事都拖多少年了,打我们记事起就听到在提,就是不做!当谁不知道他们打什么主意么?自上回武安郡主来过一趟后,我爹便指着能通过她归附长公主名下,因此才对整军之事不冷不热、观望至今!”

  “上回殿下不是说了嘛,长公主自监国后便困于朝堂事务,左支右绌、自顾不暇,”叶盛淮热心地替江瑶出主意,“她手中本就有赫赫威名的原州军,再加上驸马家的云氏也拥兵颇重,若在此时又将团山屯军纳入羽翼之下,必定引起其他藩王的巨大反弹,所以她根本不会冒这风险贸然收编团山屯军。你把这道理讲给江叔听了吗?”

  眼下团山屯军回归官军序列的最佳选择,只能是李崇琰。

  “怎么没讲?他堵我,说团山是叶家先祖叶明秀为大缙留的火种,咱们不该贸然轻举妄动,”江瑶气得想咬人,“眼下中原都成什么样子了,嘉戎又蠢蠢欲动,这颗火种再不现世,自个儿灭了都没人知道!”

  团山有团山的好,可也有它的不好。

  “孩子们书读得有一搭没一搭的,一有什么动静就放回家,能成什么呀?就该军是军,民是民,该枕戈待旦的人恪守职责,孩子们也不必陪着提心吊胆,从小活得像随时竖起耳朵的小豹子。”

  眼下江家的主事权还在她父亲手里,许多事她说了没用。眼见叶家与卫家已经开始往山下迁人了,她真是急得火冒三丈。

  还有最让她生气的是,这些道理她的父亲不可能不明白,不过就是怕分治后会削弱江家在团山的势力。自私!狭隘!

  “你也别急,上回你进山练兵,江家许多人已开始认可你,下月你依旧进山,抓住机会慢慢树立威望,”叶行络也安慰她,“反正眼下司家也还不想动……”

  ****

  叶家迁居宜阳的事早已打点好,自有叶行络与叶盛淮忙活,也无需顾春再做什么,于是她匆匆取了些东西,又去见了叶逊,告知他自己已决定与李崇琰成亲。

  叶逊一向不干涉小辈的婚姻之事,自是欣然点头,只说让她先自己准备着,待叶家在宜阳安顿好之后,她便可以从宜阳的新家中出阁。

  将这事大致说好后,顾春又道:“我想借花芫小师姐走一趟宜阳,有一个棘手的病人……”

  见她似是不便细说,叶逊也不问她是什么人,当即就将家主令牌交到她手上。见她有些愕然,叶逊笑道:“我自己养大的孩子,我知道。”

  他相信顾春不是个胡闹的孩子,若非十分必要,她绝不会开这个口。

  因为答应了李崇琰要尽快返回宜阳,顾春也没多耽误,便先行下山到了屏城的济世堂。

  此时已近黄昏,济世堂正在打烊。

  花芫从柜台后支起脑袋瞧见顾春急匆匆进来,忙笑着绕出来迎她:“春儿,你不帮着搬家呀?”

  “有叶盛淮和叶行络呢,我不操心,”顾春揉了揉她的脸,将她拉到一旁,低声问,“你四姐,是被钊哥送回花家了对不对?”

  花芫点点头,被她的神色闹得跟着紧张起来:“怎么了?”

  “你后来见过你四姐吗?”顾春紧张兮兮地望着她,见她点头,便忙不迭问道,“可发现她有什么异常?我是说,她有没有……中毒之类的迹象?”

  花芫虽不明白她为何会忽然这么问,还是毫不隐瞒地又点了头:“她被钊哥送回家没多久,就开始不记事。我亲自回去给她探过脉,是中毒,一种叫做‘千秋醉’的毒。”

  据说,这毒最初是中原的某个精通医道的后宅贵妇琢磨出来的,后来又经过不知多少人的改良与精进,竟到了一般医者探不出的地步。

  千秋醉,醉千秋。

  中毒者在发作时,便如醉酒断篇之人,脑中一片混沌。

  若能定时服用解药便不会轻易发作,也于性命无碍;可一旦断了解药,开始时就是间歇性的短暂失忆,随着毒性加深,头脑渐渐麻木驽钝,长期下来甚至可能痴傻。

  花芫笑得有些不屑:“想不到吧?堂堂的平王殿下,就是用这下三滥的后宅手段来控制手下的人。”

  “既这毒一般人探不出来,你怎么这么确定?”顾春有些不放心。

  “你还记得春日里我跟你说过,屏城来了几户中原的富商吗?”花芫神秘兮兮地凑到她耳边。

  顾春想了想,依稀有些印象了,便点点头。

  花芫道,“他们的家眷时常来济世堂问药之类,其中有一位夫人偷偷拿过方子来找我配药……”

  花芫在岐黄之道上天分极高,当时一瞧那方子就觉不是治病的东西,便推说屏城边陲之地,缺少其中几味药材,配不出这药,并暗暗将方子记了下来。

  后来她又翻过许多典籍、病例,又陆续旁敲侧击问过好几位中原来的富商夫人,才渐渐将这毒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你见过这方子?”顾春大喜过望,“那你能解了?”

  花芫遗憾地摇了摇头,“这毒的方子经手太多人,毒性很怪。眼下我只能做到控制毒性,尽量不发作,但还没有找出彻底解毒的办法。谁中这毒了?”

  原本顾春是打算明日再带花芫启程去宜阳,一听她这样讲,便立刻按捺不住:“呐呐呐,跟我去宜阳,有这么一个病人给你新增病例!”

  即便还没有彻底的解毒之法,但能控制也是好的。

  花芫被她拖得跟麻袋似的,立刻惊叫:“春儿,你别瞎胡闹,我也不能说走就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