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章(1 / 2)





  李煦从青州赶回京城, 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一路风尘仆仆,连东宫都没回, 直接驾马进皇宫。

  李肇听说他回来了,红着眼睛在寝殿门口等他。那时候是晚上, 高高挂起的灯笼被风吹动,有几盏灯灭了,好像在昭示不详。

  “二哥,父皇请你进去。”

  李煦脚步一顿,点了下头。

  皇帝宠爱的孩子就那么些,李肇算一个。

  寝殿内的御医好几个,拿着药材在商讨用什么药,他们看到李煦进来,赶紧放下手中东西行礼, 李煦说声不必。

  皇帝已经病入膏肓,听到李煦回来, 颤颤地睁开双眼, 伸手向他。

  李煦大步上前, 半跪在他床旁,握住他的手, 沉声道:“此番夺万州虽有惊险,但煦儿不辱父皇所望。”

  皇帝眼神浑浊, 声音嘶哑问:“长公主近来可好?”

  李煦去青州的事并没有大张旗鼓,也没有隐瞒,但他是去钟华甄, 并不是找长公主。

  看到他没有回答, 皇帝缓缓合上眼眸, 也明白了。

  夏日天气炎热,寝殿处于闷热里,如同一个蒸锅,窗牖紧闭防止风吹进来。

  “煦儿……”他咳嗽厉害,旁边的老总管连忙倒杯温水。

  李煦接过喂给他,最后还是骗了他一声,道:“父皇好好休息,不用担心别的事,长公主在回来的路上。”

  “不用再骗我,”皇帝慢慢缓过来一口气,“父皇无能,未能治理好国家,亦不能让百姓脱离苦境,你日后要吸取父皇的教训,善用贤人,不得昏庸,青州……不可不防。”

  威平侯那件事是皇帝的错,不可否认,皇帝不担心长公主会做什么,他担心青州的那些将军。

  李煦的薄唇抿成一条紧直的线,眼眶红了起来。先皇后早逝,他对她没有什么印象,但皇帝一直看重于他,早早放权,即是慈父,同样也是严父。

  他低头,“煦儿心有分寸。”

  皇帝登基已有二十多年,上位以来每天处理奏折,纵对朝政起效不大,但就勤政而言,少有人能比。

  皇宫的宫人都知道皇帝日子不多,说话皆是谨慎,不敢大声言语惊扰。

  李煦回京,皇帝未处理的事务便全压在他身上。

  这几日皇帝寝殿中常有后妃侍疾,皇子公主听训,哭成上气不接下气的一团,年纪尚小的嚎啕大哭,稍大的不停抹眼泪。

  谁都知道有什么事要发生。

  御医说皇帝还能撑半个月,但皇帝连几天都没撑下去,在李煦赶回京城的第五日中午,驾崩而去。

  在场的妃子哭成一团,哭声刺耳。

  李煦跪在他的床前,手紧紧握成拳,遗诏放在一旁。

  皇宫笼罩在低沉的气息之下,礼部发讣告举国哀悼。

  其他各州郡作壁上观,在等别人的动静,并无太多表示,京城只来了几位新刺史,是李煦夺回那些地方来的。

  而青州传来消息,钟世子启程赶往京城。

  皇帝驾崩乃大事,底下臣子素服悼念,扶棺椁泣泪出殡。

  照祖制太子要在一月之后即位,诸侯进京恭贺,可连皇帝驾崩来的人都没多少,新帝即位更加不会有太多人。

  朝中官员大多为李煦的人,依旧在用心准备事宜,非常快速,终于赶在一个月后完成。

  浩浩荡荡的即位大典在皇宫,祭祖颁礼,恭迎新帝登基。

  等钟华甄到京城时,李煦已经登基,京城百姓都在议论别州的反应。

  南夫人掀帘往外看一眼,回头对钟华甄说:“隔了这么久没回来,京城还是一样热闹。”

  钟华甄轻倚小几,微微颔首,她其实很困,从青州到京城,几乎没怎么休息过。

  马车一路前行,周边嘈杂声不断传进来。

  她从马车回到侯府时,甚至有种昨日才离开的熟悉感。侯府的大门宽敞,红柱高立,同从前一样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