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高门女将穿进现代小说后[快穿]第103节(1 / 2)





  观众席上的掌声紧跟着消失,很快,之前那个唱坤旦的姑娘出来了。

  换了一身行头。

  触及到小姑娘脚下的跷鞋,苏流星下意识去看风红缨。

  风红缨并没有露出鄙夷不屑的目光,相反看的极为认真。

  台上的坤旦踩着跷鞋一出场,风红缨很明显感受到周围气氛变高涨了。

  “不错哇,有两把刷子,唱腔不足,身段上找补……”

  这是风红缨听到最多的一句评价。

  就连苏流星都哇塞了好几声。

  “红缨,这姑娘的跷功瞅着比初夏还要稳,应该废了不少心思去学吧!”

  “还好祭出了这一招……”

  苏流星撇嘴:“要不然闻人爷爷的招牌都要被她给踢倒了……”

  风红缨幽幽哀叹了声。

  闻人老的招牌倒得可能性为零,但台上小姑娘学艺不精的名声势必会在戏曲圈广为‘流传’。

  因她有一招炉火纯青的跷功,凭借着这一招,小姑娘掰回了一局。

  人有所长所短,也许多年后,一帮票友会围坐一圈打趣。

  “你说闻人老教得那个坤旦?她呀,唱腔不算顶好,但胜在脚下功夫厉害,啧啧啧,跷功了不得嘞!”

  -

  蓝眼睛的外国男人张大嘴,指着台上的坤旦:“功夫!华国功夫吗?”

  “太厉害了,她的脚怎么做到的?”

  另外一个外国女人摸摸下巴:“哦买嘎,她的脚就那样一直立着吗?”

  闻人老:“对,立到这场结束。”

  女人惊恐地捂住嘴,和身边的朋友感慨。

  “太神奇了,华国人好像一点都不怕疼,我是芭蕾舞者,我能体会到这种立脚尖的痛苦,不过她是从头立到结束,比芭蕾要难……”

  一场结束后,观众席上掌声如潮,久久不息。

  台上扮演坤旦的女演员沉沉的松了口气。

  -

  后台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下一场戏,借着转场的时间,闻人老上台讲述华家准备筹备新一届‘音配像’工程。

  蓝眼睛男人问:“什么是音配像?给影视配音吗?”

  “错了——”

  闻人老推了推老花镜,笑眯眯道:“鲍勃,你说反了,这项大型文化工程需要的不是配音,而是给京剧史上的名家配像。”

  “考古讲究抢救性挖掘,我们京剧其实也一直在做这样的活动……”

  “为了守住祖国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就必须将以前名人的珍贵影带拿出来重新传留,用他们的声,咱们后辈来哑口录制……”

  “红缨,你去哪?”苏流星问,“你不接着看啦?”

  风红缨瞥了眼正在台上讲‘音配像’的闻人老,摇摇头。

  “老爷子私底下已经和我说过一回了,我先不听了,我去后台看看。”

  苏流星:“我也去,我反正选不上“音配像”,听了也是白听,走,一起去后台!”

  一般人想去后台当然行不通,谁叫风红缨能刷脸呢?

  从前年起,风红缨雷打不动每月都要上交一份近百页的论文给国家剧院。

  到了今年,风红缨更疯魔了,十天半个月就抱着一大摞论文找闻人院长。

  几乎是闻人老这边将论文打回去,那边风红缨就已经开始着手修改。

  经常旁观风红缨改论文的几个剧团小姑娘凑在一起聊风红缨时,无不说一句话。

  “风红缨该去搞学术研究才对,就她那钻研劲和写论文的速度,评上教授的职称绝对比一般人要轻松!”

  风红缨对此等评价一笑而过,什么事都是唯熟能尔。

  她每次看完系统的视频都要帮苏流星和崔玉写论文,写多了心里有数罢了。

  她不是天才,她是厚积薄发那一类人。

  推开后台的门,乍然看到风红缨,演员们并没有感到诧异,还友好的和风红缨打招呼。

  风红缨点头问好,在一个又一个帘子拉起来的简陋化妆小间里溜达。

  苏流星凑上前:“红缨,你在找什么哇?”

  风红缨顿住脚,指着身后布帘围起来的化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