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节(2 / 2)


  周敏不知道石头是真的喜欢这些还是迁就她,但不管怎么说,正因为有石头跟自己一起分享这些东西,这几年她才会觉得山居生活也如此有趣。现在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好像连时间都过得更慢了。

  需要与被需要……也许她跟石头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相反的,只是当时浑然没有察觉而已。

  但就像她跟唐六姑娘说的那样,不要让自己长时间陷入低落的情绪之中,所以周敏很快振作起来,开始给自己找事情做了。

  流经万山村前的这条河,如今已经被命名为齐河,取齐姓之意。对于整个万山村齐姓的人家而言,都是莫大的荣耀。

  沿河两岸的地,属于高顺县的这部分都已经被周敏早早买了下来,预备将来发展新的产业使用。但是这两年来,她好像陷入了悠闲的生活之中,提不起从前那种开拓事业的气势,甚至没有去这些山上巡视查看过。

  这会儿反正也没别的事情需要她,周敏便每天背着一个小包出门,开始巡查这些山林,查看其中的各种出产,寻找可以在这里发展的产业。

  这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

  夏天天气热,虽然林子里已经有层层树叶阻隔,凉爽了很多,但裸/露在外的皮肤晒过之后会更加敏感,走在茂密的林子里,被树叶扫过,就是一片绯红,又痒又痛。而且林子里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些不知名的虫类,出现在各种出人意料的地方。

  好在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毕竟河流通行之后常常有人走动,两岸的树林里已经没有多少野物了,大型动物都迁徙往更深的森林深处,所以倒是不用担心会出现安全问题。

  夏秋季节的山林仿佛一个巨大的宝库,每天周敏都能从中收获许多东西,有一回甚至抓住了一只慌不择路直接撞到了树上的笨山鸡。虽然山鸡的味道有些柴,但周敏用来熬汤,从早上吊到晚上,熬得汤色发白,连骨肉都快熬化了,汤的味道自然十分鲜浓,用来烫白菜最为合适。

  而周敏也渐渐从这种“户外运动”之中获得满足感和充实感,总算不会再有那种终日无所事事、虚掷光阴的感觉了。

  只不过几个月下来,周敏这几年里好不容易才养得白皙了一些的皮肤,又被晒成了健康的麦色,整个人都黑了不止一个色号。

  但是周敏自己很满意。

  而且经过那么长时间的考察之后,她终于又有所得,总算没有白费这么长时间在山上跑。

  万山村里,每年冬天本来就会开窑烧陶,虽说本地人的手艺很糟糕,所以烧出来的东西质量自然也很一般,但是至少掌握了这门技艺。

  而据周敏所知,陶瓷陶瓷,陶和瓷之间最大的区别,一是使用的材料不同,陶制品使用普通黏土就可以烧成,瓷器却只能用专门的高岭土来烧。二就是烧制温度不同,瓷器所需要的温度远远高于陶瓷。

  所以只要掌握了这两个问题,自然就可以烧出精美的瓷器。

  而周敏这个夏天在山上发现的,就是藏在地里的白色高岭土。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储量有多少,但同样是一个发展方向。

  说起来,能够发现这种泥土,还有些巧合。周敏原本的打算,只是要挖几株草药。哪知道草药的根系太广,挖着挖着就挖出了白色的泥土,她一开始还不太确定这就是高岭土,拿回来让唐一彦找人看过,才确定的。

  “看来万山村这个地方,我们是来对了。”面对这个结果,唐一彦也有些吃惊。

  要知道,陶和瓷的价钱差距非常大,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家很少有用得起瓷器的。而越是精美的瓷器,价钱就越贵。有唐家和邱家在,要找到技艺精湛的烧陶工人不成问题,烧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可能差了。只要运出去,利润自然不会低。

  对于打算在这里发展事业的唐一彦和邱五爷来说,这自然是个很值得投入的产业。

  当初选择万山村的时候,他们可不知道这里还藏着那么多好东西,但现在看来,运气的确不差。

  周敏对瓷器的了解不多,毕竟在现代,这东西已经能够流水线生产,自然而然的走入千家万户,除了从事这方面职业的人,大多数人都不会去了解它到底是怎么烧成的。

  所以这桩生意,她直接丢手给唐一彦和邱五爷去操持,自己只用土地入股,拿很少的一份分红就可以了。

  其实周敏更希望发现一种能够推广种植的作物,这样才符合山庄的定位。可惜的是,这件事没有那么容易,至今都没有让她找到合适的。

  对她这种想法,唐一彦非常不了解,“只要东西好就行了,怎么还非得是农作物才行?”

  周敏想了想,觉得这大概是因为自己对田园牧歌的生活执念太深了。不过这个理由不好说,她只能道,“虽然不知道这片山上的高岭土储量有多少,但这种东西用一点少一点,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你也想得太多了。”唐一彦不以为然,“这些土要烧完,估计也要个几十上百年。那么久之后的事,现在何必操心?”

  不操心不行啊,既然是不可再生资源,那就不可能用来作为山庄的支柱产业,免得资源一旦消失,整个山庄的自循环系统就会彻底崩溃。

  虽然周敏也不知道自己操心那么久之后的事到底有什么意义,但既然从一开始就做了这样的规划,当然不能半途而废。就算她自己没有后代,齐家也有,这种传给子孙后代的东西,自然不能含糊。

  唐家和邱家的动作很快,不久之后就派了人过来,在齐家山附近选址开窑。

  结果这一开,又开出了一个意外。

  ——附近的一座山上,居然挖出了温泉!

  虽然周敏早就觉得这个地方的水储量很丰富,却也没想到居然会有温泉。如果是在后世,有了这东西在,弄个温泉度假村,自然是财源滚滚来,不过现在不流行旅游,发现的温泉基本上都是圈起来作为私人所有,建造庄园,供主人家冬天的时候享用。

  所以温泉挖出来之后,邱五爷和唐一彦就先后来找周敏,希望能将这片地方买下来。

  周敏再次庆幸自己提前出手把这些山买下来了,虽然这导致她手里一度没剩下什么流动资金,以至于石头出门的时候都只带了几十两银子,但总归是值得的。

  至于卖不卖这个问题,她也跟齐老三商量过。

  就算不卖给这两家,估计他们自己也留不住,毕竟这种好东西,想要的人太多了。

  第62章 温泉山房

  按照唐一彦的说法, 整个征州府, 有汤泉的地方,目前还只有一处——正是豪门朱户云集的清平镇。

  正因如此, 万山村挖出温泉,并不令人惊讶。毕竟距离清平镇那么近。

  不过, 清平镇位于征州城外不远处,又临着河,自然早早就成了商业重镇。那里的汤池被发现已是几百年前的事,周围的土地自然早就被人占去。唐邱两家在这里自然也有产业,但那是隶属于族中的,如今还有几位长辈住在镇上颐养天年,他们偶尔能去拜望一次就不错了, 更不用说自在的去泡汤池。

  而现下万山村挖出来的温泉,若能买下来,却是自家的私产。不论是留着自用还是献上去给长辈,都大有好处。

  但是周敏也不愿意就这么把东西送出去。

  哪怕能卖得上大价钱, 那也只是一锤子的买卖。之前她之所以觉得烧制陶瓷不能作为传家基业, 正是因为高岭土总有用罄的一天,但这温泉却没有这样的担忧,正是万山村对外最好的名片。

  只要运作得当, 让万山村变成清平镇那样客似云来的商埠, 亦并非不可能。

  而且,周敏心里还隐约的有个念头:若是能将温泉跟黄金米结合在一起,更是妙不可言。毕竟山水灵秀之地, 才能出好东西。万山村能挖出汤池,足见山水之盛。这样一个山灵水秀之处,能够出产黄金米这等作物,也就不奇怪了。

  何止黄金米,万山村出产的所有东西,冬叔做的家具、周敏之后打算推出的茶叶药材、果园里出产的各种水果与蜂蜜……统统都能够搭上这一辆顺风车,跟“人杰地灵”四个字联系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