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节(1 / 2)





  陈夏花切菜的声音都响亮两分起来:“到时候给?爹娘做身衣裳。”

  “给?你也做一身。”

  陈夏花摇头:“给?你做,你的衣裳都破了。”

  庄民国不大在意穿,只要不漏风,能保暖就行,“补补就好了。”

  现在这时候的人想穿一身没补丁的,再过几十年,那裤子上还专门补几个洞呢,还吊着虚线。

  小二玉春就喜欢穿这种“补丁”裤子,又紧又破,一坐下还露出里边的腿,庄民国头一回看他穿回来,还以为玉春是没钱买不起裤子了,他是穿过“补丁”衣服过来的,自己穿无所谓,给?两个孩子穿,就想让他们穿好的。

  庄民国去赶了集,花了二十块给?小二玉春买了条裤子回来,把他那条“补丁”裤子给?扔了,回头还给?了他五十,叫他去买条好的。

  庄玉春当时那神情他还记得呢,咬着嘴都快哭了,说什么,“那是最新款的牛仔裤,最新款!一百八十块呢!”

  庄民国觉得到底是条裤子,虽然破了,但补补也能穿,没往垃圾桶丢,丢给村里的后辈去了。就是那一回,过后他们兄弟两个的穿着,庄民国再没有插手的。

  只是到天气变化的时候,他就拿着大儿玉林给?他买的智能手机,拨了电话过去,提醒他们,“天冷了,里边加衣服,穿秋裤了。”

  火膛里柴火慢慢再烧,庄民国去洗了手,帮陈夏花揉玉米面,就是玉米粉混上些许面粉,准备做玉米饼。

  “这里我来,你去叫他们进屋,去堂屋里烤火去。”

  冬天冷,黑得又早,堂屋里看不清,只得让他们在院子里做作业,庄民国不敢叫他们坐久了,怕感冒,借着天还没黑,做好作业就赶紧进屋。

  陈夏花点头,擦了手就出去了。

  堂屋里庄炮仗两个老的坐在炭火旁边烤火,庄玉林作业还没做完呢,陈夏花把凳子给?他搬了进来,就放在堂门口,能借点光。

  堂屋跟灶房连着,庄民国烧饭快,又有陈夏花在一旁帮忙,还有个闻着香味扒在门板上吞口水的小二,饭菜没多久就烧好了。

  饭菜端上桌,刚坐下,隔壁又是摔摔打打的。

  大嫂刘春枝在骂大妞两个笨手笨脚的,又骂大哥庄民安坐着吃白食,每天都要来这一下,刘春枝现在有妇女主任跟前儿的“马前卒”撑腰呢,陈银宝两口子说要重点观察,还真是重点观察,隔三茬五就过来观察妇女刘春枝有没有在婆家受到压迫。

  有他们撑腰,刘春枝底气也足了,现在是天不怕地不怕,家里她说了算,骂男人骂女儿,庄民安父女几个连话都说不上。

  庄民安也没办法,他要是回上一句,刘春枝就说他不尊重妇女同志,不满妇女主任的决定,庄民安没法,每回刘春枝骂人,他就带着两个女儿躲远点,等她骂完了才回来。

  庄民国昨天夜里跟陈夏花还说起,说他这个大嫂现在这做派,“太后娘娘呢!”

  祖宗都没她精贵的。

  隔壁没闹一会就消停了,庄民国给两个老的,玉林兄弟,陈夏花都添了饭、汤,玉米饼子香甜,又软糯,小二都啃得满嘴香,大儿玉林咬着玉米饼子,几岁大的孩子,一个幼儿班的孩子还唉声叹气的。

  庄民国问他:“玉林,你这是要跟邱老师作对,浪费粮食呢?”

  邱老师的话管用呢,庄玉林喜欢说,庄民国也拿邱老师来制他。

  “我没有。”庄玉林大口大口吃着,他才没有跟邱老师作对呢。

  邱老师太可怜了,都这么大了还要被逼婚。

  他还以为只有小孩子才会被“逼婚”呢,没想到大人也要被“逼婚”呢。

  一家人哭笑不得的,庄民国指了指自己:“我对你“逼婚”了吗?”

  庄玉林嘟着嘴,摇摇小脑袋。

  庄民国又指了指陈夏花:“那你的勤快妈妈对你“逼婚”了吗?”

  庄玉林想了想,“没有。”

  “你知道“逼婚”是什么意思吗?”

  庄玉林挺着小胸膛:“上个月爸爸逼我喝了药汤,昨天还逼我多喝了半碗粥,婚?”他小脸上满是疑惑。

  婚又是什么?

  逼婚这个词儿是庄玉林听学校的大哥哥说的,邱老师的妈妈来了,好凶的,说过年了。

  大哥哥们说,这是邱老师的妈妈来学校逼婚了。

  庄玉林看到了邱老师的妈妈,穿着白衬衫,脚上蹬着皮鞋,走路都是“咚咚咚”的。

  庄民国喝了口汤:“你们邱老师的妈妈是叫邱老师娶新媳妇呢,以后你们邱老师娶个勤快媳妇,生个孩子,那个小朋友会比你们小呢,就有自己的勤快妈妈和?好爸爸了,邱老师要是不娶媳妇,就当不了好爸爸。”

  庄玉林听得似懂非懂的,他还问呢,“爸爸你也会对我逼婚吗?”

  庄民国心里虚:“你还小呢,等你长大了,像邱老师这么大了再说。”

  他上辈子是逼婚过的。

  庄玉林那时候有房有车了,生意也好,就是不着急结婚,庄民国着急,也逼过两回,没用,他逼,庄玉林不接。

  庄玉林捧着碗,吹了吹碗里的汤,小嘴轻轻喝了一口,轻飘飘回他:“哦,那好吧,等我再大了你再逼。”

  次日庄民国把人送去了学校,这个天冷,都是庄民国跟陈夏花接人送人了,怕向婆子来,他们婆孙两个在路上摔了磕了的。

  送了人,庄民国就回去上工了。

  陈夏花把胡萝卜菜种给?洒了,铺上了草木灰,又刷了坛子,还去了隔壁庄福家去找福嫂子问腌菜的事儿,还带了小二去,玉春跟福家的小兄弟两个平常就玩得好,还把哥哥教自己的数数教他们,当“小老师”呢,福家小兄弟俩学得也认真。

  福嫂子本来还想去谢他们呢,陈夏花一问,就把自己家里的腌菜法子说了,跟陈夏花一块去庄家看她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