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古代搞科研完结+番外_591





  他点了点头,表示满意,而后便着手改造炼钢炉。

  九凌城的铁匠坊是新造的,炼炉也和之前的不太一样。除了加装了水力风箱的高炉之外,铁匠坊的大空场中还修造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隔间,按照生产线模式划分区域。

  炉子都是现成的,但坩埚炼钢与灌钢法不同,需要做些添加或是改动。

  坩埚炼钢虽然能提高钢料品质,但产量却是个无法解决的大问题,目前只能适用于少量精制的钢铁铸造,量产的主力还是要依靠灌钢法。

  是以宁非并没对已经成型的灌钢生产区下手,而是选择了一处闲置火炉。他在原本空荡荡的炉腔中添加了一个炉桥,炉桥上堆满焦炭,石墨坩埚被放置在焦炭中间,炉顶预留观察孔,用来查看铁水状态和搅拌。

  第一次实验,炉桥上只放了两个坩埚,用来观察焦炭的用量和位置效果。为了更客观真实地比较坩埚炼钢的优劣,宁非还特地让徐进同开一个灌钢炉,准备再做一个对照组。

  试炮后的第四天,墨宗第一次石墨坩埚炼钢实验正式开始。

  众人一眨不眨地盯着火炉,已经入夏的天气又干又热,焦炭烧起来的温度更是让人无法忍耐,没过一会儿的功夫许多匠人的衣衫便已经被汗打湿。

  但没人准备走,几个粗豪的汉子干脆直接打了赤膊,围在炉前等着看矩子的下一步动作。

  到目前为止,这新式冶铁法除了炉子不一样,铁块用奇怪的锅灼烧,余下似乎和之前也没有太大差别。

  这个时候,宁非招呼着柳铁在熟铁里放上一些石灰粉。

  “矩子,这是干啥啊?”

  木东来摸了摸胡子,实在忍不住好奇心,小声问道。

  “在铁料理加石头,那不是就不纯了吗?!”

  “加石头是为了造渣。”

  宁非认真地说道。

  “再好的铁矿石也有杂质,不是每种杂质都能用火烧掉,但可以与石灰石作用,便是我之前与你们说起的物化反应,生成炉渣而可以被除去。”

  “烧上几个时辰,等坩埚里的矿料化为铁水,渗入碳质,再打开炉子舀出浮在水面上的炉渣,便能得到相对优质的钢水。”

  “整个过程无需锻打浇淋,钢水出炉直接入模具,冷却成型便可。”

  一番话说的轻描淡写,可听在铁匠坊众人的耳中,无异于晴天惊雷。

  千百年来,铁匠打铁是天经地义,没听说不用锻打就能成型的好事!把铁料烧成铁水他们也是有了高炉才开的眼界,可那烧出来的是生铁水,坚硬易脆碎,根本不适合锻造啊!

  之前矩子百般强调,大家如今都知道生熟铁混合是为了控制含碳量。但这样直接烧炼生铁铸造,碳含量就不管了么?

  宁非自然看出众人有一肚子问题,但他现在没时间细说。坩埚炼钢法他也是第一次做,也不知道到底要烧几个小时才能渗碳完成,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测试。

  大概烧到第六次的时候,一个坩埚因为反复使用而崩裂,流淌的铁水把整个冶炼炉都烧毁了,好在大家躲避及时,没有伤到人。

  “矩子,你先回去休息吧,剩下的我来。”

  柳铁在一旁说道。

  宁非摇了摇头。

  “我在这,心里有底,不然回去也休息不好。”

  “另外,我觉得我们的工艺还可以改动。”

  柳铁点头,倒也没有再劝。

  跟在矩子身边久了,柳铁很能理解他的心思。

  矩子并非一定要亲自动手,但他会记录下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留到日后比对纠正。

  比如这个埚,柳铁看到矩子在他的小本子上标记了一个“四”的字样,表示只能重复使用到第四次,否则便会有破损的可能。

  第一炉出品的钢锭质量一般,与大家用灌钢法造出来的几乎没什么差别,韧性和延展性没有提升,这让在场众人都有些失望。

  他们已经习惯了矩子随手就能抛出的工艺图,每一次都是跨越式的提升,超越想象力的惊艳,像今天这种程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大败。

  但宁非却并不在意。

  实验开始后,他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外界的变化几乎不能干扰他的思路,他的视线永远定格在坩埚炉中,推测可能造成钢质不过关的原因。

  是磷?还是硫?杂质过多,容易形成极脆的化合物,导致塑性和韧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