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2 / 2)


  “娘,俩小子的东西我明天再来拿,今晚他俩跟我们睡,我们走了,你也早点休息”。

  “要不晚上睡这?”

  “没事,一会儿就到了,对了,不是说小毛驴回来了嘛,狗呢?”秋菊发现回来这么久,小毛驴和肥肥都没见着。

  “你家那狗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肉,回来的时候肚子撑的圆溜溜的,到了吃饭的时候还吐了,忒恶心人,你娘给扫扔了,两只狗又进山了,估摸着山里有肉还没吃完”,是铁牛爹出来了,看两人都背着背篓,问要不要帮忙把两孩子给送回去。

  铁牛挥手,把两小子给抱起来,冲他爹娘说声“走了,不用送”。

  走在回去的路上,秋菊问铁牛他爹最后那会儿骂他是怎么了。

  “老头子也是好面子,当着亲儿子的面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问他要不要剁节鹿角来泡酒,酒我给他买,他就把我骂出来了”,铁牛的话音里还有丝无奈。

  秋菊发现他还是真的觉得他爹不识货。这人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大哥都四十一二了,爹也六十好几了,他竟然想到要给他爹送鹿角泡酒去壮/阳?没送错人?

  “爹只骂你没揍你,就是看你在山里辛苦了好几天的面子了,爹什么年纪了你给他送这玩意?等以后我告诉你俩儿子,等你老了也给你补这方面”。

  铁牛设身处地想想,大意了,送错人了。

  秋菊发现进趟深山回来,跟公婆的感情升温的太快了,难道是因为两老人觉得她和铁牛进山没命回来,这安全回来了就亲香亲香。还是两胖小子的可爱聪明懂事机灵打动了两个老的?

  除了铁牛小时候的事,公婆对他们一家还不错,四个儿子哪能一碗水端平,肯定有最喜欢的和垫底的,而且她和铁牛住的最远,给公婆帮忙的次数最少,好在两小子没麻烦婆婆给拉扯大。

  到家后,满月和烛光已经睡着了,把他俩放炕上,秋菊和铁牛去灶屋里烧水洗漱。“铁牛,你今年下山把鹿角卖了之后,去布店扯两匹布,我给爹娘做身衣服,我看娘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不得劲,明天我去问问,你在医馆里让大夫多开两幅药,然后再沽几斤高度酒送给兄嫂,算了,还是买一匹布吧,平时照看满月和烛光的是嫂子们”。

  铁牛瞄她一眼,“这么大方啊,不用送嫂子们,你每次有吃的喝的都给她们的孩子分了,哪还用专门给她们买布做衣服,你让她们怎么还礼?她们卖枸杞都有钱,缺衣服了会买”。

  “我这不是想着鹿角是白捡的嘛,而且我们一走五六天,她们也操心了俩孩子,也担心我们”。

  “我们山里都是这样的,你这么客气让人有些束手束脚的,听我的,不买布,我到时候看买点吃的,给我侄子侄女送点就行了”。

  “行,听你的”。

  ……

  临下山前,秋菊把做衣服的布拿出来,剪一块让铁牛带着,就让他买这样的布,别被掌柜的给忽悠了。

  铁牛有些麻爪,这布摸起来也没啥特别的,怎么区分?他担心买错也担心买贵了,就想带秋菊一起下山,都嫁进山八年了,她还没回家看过呢。

  秋菊都已经忘了当初临时认的表姨的长相和名字了,而且以逃奴的身份能安稳活到现在,做人正妻,能当家做主,她认为这是她这辈子最大的福气。既然进了山那就该安分守己,当初自己做了这个决定那就不能再下山见识繁华,就像她从小有娘没爹,娘死了又被候府收留了,别的罪奴给发卖了而她跟着主家走了,因为他们的原因又逃进深山,成了一个自由人,秋菊认为她是个幸运又不幸的人,遇到的事始终难以两全,那为了男人和孩子,她就该死死的守在山里,不再出去,免得她的生活再生波澜。

  她微笑的拒绝他,“我不会下山了,山下没我念着的人,山下的生活我经历了十七年,也不再留恋,而且下山又要紧赶慢赶的走两天,我待在山里岂不是更舒服,你就按我说的买就成,摸着是这个手感就行”。

  铁牛觉得她情绪有点不对,又说不出来是哪儿不对,只是下意识的说:“想什么呢,山下来的媳妇儿十年八年的都会下山回趟娘家,你也下山看看?”

  “说不去就不去,我那表姨我都忘了她长啥样子了,我们也别去打扰她一家,我当初可是逃婚嫁给你的呢,你以后见着她了就当不认识,别给她惹麻烦”。

  “那成吧,睡了,我明天要早起”。

  今年下山的时候天气还不错,是正常的温度,秋菊也不担心下山的铁牛,这条道他们每年都要走两遭,而且人也多,遇到野兽也是给他们添卖肉的铜板。

  铁牛卖草药的时候跟几个兄长排在最后,卖完枸杞后,三个兄长像是商量好的,没停留都出去了,他们不像铁牛卖的药草多、肉少。

  等人都走了,铁牛把背篓里的鹿角拿出来,常打交道的大夫激动的接过来,这小地方遇到这东西的机会很小,在北方,鹿也不常见,鹿角鹿鞭这东西,都是从别的地方进货进回来的,想到这,大夫有些难为情的说:“兄弟,那个,我去年给你说的石斛,这药草是生长在南方的,那时我们医馆里缺货,石斛价钱也贵,你问我的时候我就说了石斛,之后进货的掌柜回来了,我才知道石斛咱们这儿采不到,真是对不住了”。

  难怪呢,铁牛看大夫站起来了他也赶紧起来站着,“没事没事,这鹿角就是在采石斛的路上捡的,也算是托你的福”。

  大夫把鹿角给称了,价值五十四两,鹿角品相比较好,刚好掌柜的也在,听说了就过来看看。

  知道鹿角的由来,掌柜的端详了他一会,“我把当地能采摘的价钱高的药草说给你听,你以后采到了都卖给我家医馆,我们都收”。

  铁牛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不想再进山冒险,枸杞的收入就不错,也不想秋菊的心思放在这上面,家里只有满月和烛光两个孩子,太少了,年轻的时候还是多生几个孩子比较好。

  第65章 六十五章  老实人撒谎都心慌

  从医馆出来, 把那捆晒干的草塞给路边一个蒸馒头的铺子,含药草味的杂草, 也只能点火烧了。

  把手上的五个药包扔进背篓,还有一沓油纸,上面糊的是膏药,大夫说哪疼往哪贴,这都是给他娘买的,还好鹿角卖的银钱多,这两样药花了三两多银呢, 大半头野猪的价钱了,下山一次也只能扛大半头野猪,多了就扛不动。

  这黑乎乎的药膏太难闻了,铁牛用兔皮包了两道才放背篓里, 翻出那块儿布捏手心里, 愣头巴脑的进了布店。

  卖布的掌柜一看他那样子就知道他是个穷鬼, 身上的衣服和鞋子都灰扑扑的, 就打发了个才招来的伙计去招呼他。铁牛把手里的布料递给她,“这样的料子还有吗?我媳妇儿只喜欢这种”。

  招呼他的人也疑惑有媳妇怎么还是他来买布, 一看这样子就是个挨坑的, “有,有好几个颜色,要哪个颜色?扯多少?”

  铁牛想着之前秋菊买的两匹布用了好些年, 大多都是给了他和两个孩子做衣服了, “一匹这个色, 青靛色?再买一匹灰色,然后再买几尺红色和黄色的,要够做两身衣服, 我媳妇儿齐我肩膀,跟你差不多胖瘦”。

  掌柜的在旁边听到也是仔细打量他一翻,没想到他能买这么多布,又派个人去帮忙把布拿出来,两匹布重量不轻,铁牛按他的眼光又买了两身颜色特别亮的红布和黄布,掏了八两银子递出去,把布紧绑胸前,大迈步的赶紧出了布店。

  娘哎,衣服都穿不起来,布卖这么贵!

  又去了糕点铺,称了两样炸果子,看见铺子里还有糖裹山楂,他又称了两斤糖,从山里带回来的山楂酸的能倒牙,买点糖回去,又是一个零嘴。

  去饭馆里拿了装肉的篓子,用扁担挑着到外面去等人一起回山。

  ……

  铁牛下山后,家里的两个小子一天到晚都黏着秋菊,去蹲个茅坑都还要在茅坑外守着,秋菊知道这是第一次好几天见不到爹娘的原因,也没说他们,等过了这个劲儿,又是不到饭点不着急回家的臭崽。

  秋菊想着山里环境太复杂了,两个小子长大后在山里打猎,那肯定是身体越棒越好。满月不用管,他现在每天早上都会起来跑步,主要是小老二,他哥天天去跑步他都没有跟着去跑的意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秋菊开始像引导满月跑步挥洒精力那样,早上带着烛光去陪他哥跑步,满月在前面跑,烛光跑一会儿走一会儿,秋菊跟在后面快走,到了后来,烛光也跟在他娘旁边走,秋菊不强迫他一定要跑,也不拿他跟哥哥比,反正只要不下雨,每天早上她都带烛光来,铁牛回来后,她也让铁牛来跑,爹和哥哥在前面跑,烛光走路跟不上,一点点的小人儿心里也有想法,不想被排斥在外,没走到几天就告诉他娘:“娘,我不陪你走路了,我长大了,要跟爹和哥哥一起跑”。

  秋菊就等他这番话呢,“不要你陪,去追你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