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七十七章 进退两难(2 / 2)


可惜的是,在损失了全部战略储备,而且与其他国家的谈判没能达成协议,美国很难让其他国家接受美元。

这既是克洛宁的问题,也是斯科特的问题。

还没上任,斯科特就面临一个艰巨的考验。

仅凭个人能力,斯科特肯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说得更直接一点,仅仅依靠联邦政斧的那点能耐,肯定解决不了。如果说得再严重一点,就算骷髅党出面,让企业遭受更多的损失也不大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对美国来说,解决办法只有一个:调整产业结构。

虽然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有极为雄厚的产业资本,在众多领域、特别是至关重要的高科技领域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实力,但是美国的产业结构并不完整,过分依赖进口,也过分依赖对外掠夺。

在美元拥有足够信誉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还不突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正是通过增量发行美元,用不流血的方法掠夺其他国家,包括那些与美国关系密切的盟国的利益,以此让绝大部分美国人过上了与实际收入、或者说实际创造能力完全不相称的生活。

为了三亿美国人过上好曰子,至少三十亿人在忍饥挨饿。

美元失去价值之后,美国人的好曰子也就到头了。

如果美国不及时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降低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同时提高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份额,也就是用更多的东西去换来更少的货物,美国根本走不出这场危机,而这意味着,更多的美国人要勒紧裤腰带过曰子。

美国会这么做吗?或者说,美国的选民会支持政斧这么做吗?

从个人来说,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人愿意付出更多的劳动,获得却比以往少得多。可是从现实情况出发,除非美国大举对外扩张,用血腥的掠夺方式取代不流血的掠夺方式,不然就得接受现实。

事实上,这也正是美国当局面临的艰难选择。

从内部着手,美国就得进行战略收缩,把更多的力量用在国内,而不是花费高额的成本维护霸权地位。从外部着手,美国就得进行战略扩张,继续增加军费开支,甚至不惜打几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虽然前者才能治本,但是在短期内,不会有多少美国人支持政斧这么做。

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对于过惯了舒坦曰子的美国人来说,就算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已经让他们尝到了苦头,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主动放弃优越的生活,选择一条艰苦朴素的发展道路,甚至没有多少人认为必须这么做。

剩下的,也就只有对外扩张了。

只是在扩张问题上,美国内部仍然存在很多矛盾。

关键就是,应该盯住那些有可能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构成威胁、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美国的大国,还是应该盯住眼前的利益。

要知道,在众多问题中,美国当局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能源。

虽然美国对海外能源的依存度还不到百分之四十,只有不到一半的石油需要进口,但是只要有百分只五的能源缺口,石油价格就能翻一翻。能源关系到各行各业,也关系到美国国内的经济调整,更关系到每一个美国人的生活与工作,所以美国需要花很大的力气维护在能源市场上的霸权地位。

这样一来的话,把枪口对准伊朗,肯定要比对准朝鲜好得多。

可惜的是,从长远来看,就算通过打击伊朗,巩固了在中东地区的霸权,让那些已经对美国不太信任的石油富国老实下来,美国也会输掉下一场战争,因为那些有实力的大国肯定会借此机会颠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把枪口瞄准朝鲜,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虽然朝鲜没有什么资源,更没有美国需要的能源,但是通过打一场与大国有关、而且最终取得胜利的局部战争,美国就能重建威信,让其他那些蠢蠢欲动的国家老实下来,也让那些富国见识到美国的实力。

受此影响,在与那几名国会主要议员接触的时候,斯科特明确表达了这个观点。

这么做,也主要是为了获得国会的支持,让他提名的内阁人选顺利过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