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七章 救人之险(1 / 2)

第三十七章 救人之险

第三十七章救人之险

“投炸弹!”

这种事情陈伯康在特训班的时候,曾被教官们讲到,而且还不止一次的讲道,从如何计划到如何进行投弹,讲解的非常清楚。

“难道这是我们的人干的?”

“哎呀!你还在想什么呢?我们要快点去,不然我们就会失掉这个新闻了!”叫喊的人是张来娣,由于没有批准她的请假,只好托人找个人帮她照看孩子,自己仍旧坚持上班。

“好的,马上就来!”

他们一行两人带上相机和话筒急匆匆的赶到静安寺愚园路和万航渡路(原名梵皇渡路)转角处;百乐门就坐落在这里。

这座百乐门舞厅在是一幢外观堂皇,内部华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曾听人介绍说起过,里面的舞场共有两层,二楼是大舞场,三楼则是个有着个玻璃面舞池的小舞场。

“小王,你听我说,这个百乐门舞厅你没进去过,我给你讲讲,免得到时候出错。这个百乐门啊外观华丽,内部富丽堂皇,灯光优美璀璨,拥有一流的爵士乐队和红舞女,是上海上流社会争奇斗艳,社交应酬的首选,凭借此吸引了众多的社会名流。百乐门和上海仙乐斯、新仙林和大都会一共四家是上海最有名的大舞厅,这几家舞厅都集中在公共租界的地面上。”张来娣边走边向陈伯康介绍到。

百乐门的楼顶上矗立着一个高高的钢塔,是个逐级上升的梯形结构。塔的周身和楼顶全都装饰着霓虹灯,在左右两翼置有贯通上下的灯柱。

“这个可是上海的一个标志。一到晚上,这个顶部的灯光如同繁星闪烁,人在远处,也能一眼可看到这钢塔顶上熠熠闪亮的灯光,因此这钢塔和光亮就成了百乐门的标志,同时也被称为‘东方第一乐府’。”

陈伯康边听他说,边看着前面围着的人群,看起来出多都是记者,一个二个的表情都是又是焦急,又是兴奋的,让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他们的身份;而记者的前面有几个巡警在维持秩序。

陈伯康他们两人由于来的时间稍晚,没能抢到前排的位置,只好站在中间等警察署和百乐门的人出来向他们说明情况。

等待中,张来娣又给他介绍百乐门来:“这灯光还有个最突出的用处,当他的生意极盛的时候,客人开车来这里的汽车要从静安寺一直停到胶州路到胶州路后面的常德路,具有心人统计差不多有一两公里长呢。那些人的汽车都是按顺序停,当跳完舞出来,只需告诉服务生车牌号码,服务生便会打电话给管理灯塔的工作人员,让灯塔把他们的汽车牌号打出来,司机一看就知道要把车子开过去交给他们。厉害?”

张来娣正说的起劲时,人群忽然骚动起来,一起往前涌动,前面的恰好位置,后面的想要靠前,一阵一阵的冲击着拦阻的巡警。

陈伯康一手拿上带闪光灯的相机,一手扒拉开前面的人,后面是紧跟在她身后拿着话筒的张来娣。

“咔嘶”“咔嘶”“咔嘶”一阵疯狂的闪光不停地闪烁。

“请问,舞厅里出现了炸弹是真的吗?”

“是谁把炸弹带进来的?是舞女还是小斯?”

“请问警官,能否告知一些细节,以及事情的真相?”

“请问.....”

“请问......”

.............................

一连串的问话如机枪子弹般吵闹个不停,让站在前面的两个人不知该先回答谁的问话,只能一起伸出手向下压,说:“各位!各位!请安静!请安静!请一个一个的问!”

“赵先生,我是文汇报记者,请问贵舞厅是否真的发现有炸弹?如果还真的,现在查出是谁做的吗?”

“百乐门舞厅确实发现了炸弹,只不过不是舞厅里面的人做的,而是有人邮递过来的,现在警方正在调查是谁寄过来的。”

“请潘局长.......”

“呜――”的一声汽车的声响,紧跟着有一辆轿车,两辆卡车开过来,在人群后面停下。跟着小轿车车上下来一个日本军官,卡车上跳下二十几个日本兵。

日本军官趾高气扬的走在前面,立刻有两个日本兵跑上前,把记者往两边分开。

“小野阁下,这是发生在我组界内的事,还轮不到贵方管辖。”潘局长等日本军官走到近前时,不带表情的说。

“哦,潘局长,我要正式的告诉你,现在并不是只有百乐门一家五亭出现了炸弹,仙乐斯、新仙林和大都会也同时出现了炸弹!”小野紧盯着潘局长说。

“那又怎么样,这些也都是在租界内的管辖范围,自然有公共租界来处理。”

“可出现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到我大日本帝国的利益了,我们怎么不能来处理?”

“那也得经过租界工部局同意才行!”

“潘局长不害怕你的官帽不保了吗?”

“多谢小野阁下的关心,潘某的官帽报不报就不用你操心了。”

“你......你既然敬酒不吃,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上!”

小野两手一挥,身后的鬼子兵“嗨”了一声,就齐刷刷的冲进舞厅大门。一时间,整个屋里传出“啊―”“妈呀―”“救命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