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节(2 / 2)


  墨奚叼着最后一块肉干,将空空如也的油纸袋拉直压平,对折再对折, 将它折得方方正正的一小块, 夹在指间,再抬头看自己徒弟, 却觉得她脸色有点儿不对。

  “怎么回事?外边太热晒昏头了?”墨奚拿手背探她额头,也没觉得烫, 奇怪道, “哎, 不是,你这袖子怎么又弄湿了?洗什么东西?”

  “我……刚发现药草没洗干净,就重洗了一回。”侯苒下意识抚上自己的袖口, 果然摸到一片湿漉漉的,不自觉收拢四指紧攥着,垂着脑袋道,“师父若没其他吩咐, 我便先回屋吧。”

  “哦,无妨。”墨奚鲜少见徒弟这般心不在焉,也没留她, 摆手道,“你大清早便出去了,回屋歇会儿,衣裳也换了吧, 为师去灶房生火做饭,好了喊你。”

  侯苒没有应声,只点点头便出去了,待回到自己屋里,关上门,转过身却宛如乏力般,背靠门颓然滑坐下去。

  心里很慌。

  她不晓得缘由,但心头空落落的,没来由地发慌。

  侯誉风……他早就知道了?

  是八年前便猜到,还是收到师父的信才想起?他相信吗?他会有什么反应?或者,隔了八年之久,他会不会已经忘了那句无心之言?

  纷杂的思绪如同疯长的藤蔓般,死死缠绕着她,几乎要呼吸不过来。

  其实没必要慌,她自问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从未对侯家不利,该尽的孝道也不曾懈怠,拜师习医的事也经过了侯家两老的同意才离家的。即便说得再远些,当初要带她回侯家的人是他,又并非是她哭着求他的,于情于理,侯誉风都没有任何责怪她的理由。

  最坏……也不过是离开侯家罢了,她一个姑娘家,迟早是要嫁人的,早些或晚些又有何不同呢?

  可心口就是揪得很难受,仿佛有什么在一直往下坠,终于落入深不见底的黑暗里。

  如同四年前,从遥远的漠北飞鸽传书带来了他身中剧毒命不久矣的消息时,她忽然便乱了阵脚,心慌得像被掏空一般,沉重压抑的窒息感如影随形,久久回不过神。

  所谓的八年未见,大概只是那个人的八年吧。

  于她而言,其实……是见过一面的。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

  “你这是做什么?为师一个人去就够了,漠北兵荒马乱的,不安全,你待在谷里等消息……”

  “师父,徒弟能骑马,不会耽误赶路的。”

  “为师不是这个意思……”墨奚苦口婆心劝她,“去漠北很远,得连夜快马加鞭地赶路,风餐露宿,为师是怕你吃苦。”

  她却执意要去:“师父不必顾忌我,若途中嫌徒弟累赘,丢下便是了。”

  “你……哎,罢了罢了,启程吧。”

  于是她跟着师父,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漠北前线,在严密封锁的中军大帐中,终于见到了那个一动不动躺在床榻上,连呼吸都微弱不堪的男人。

  时隔四年,她万没想到,再见他的时候竟会是这般模样……明明他临走前还好端端的,摸着她的头说,等他打完仗就回来接她的,可四年了,皇上没有召他回京,他便一直在遥远的漠北守着,守到自己的命都快丢了……

  侯誉风仍旧昏迷,上身和手臂都裹着白色布条,骨折的左腿也缠着固定的木板。因巫毒的侵蚀,他身上的伤口无法愈合,包扎的布条止不住微微渗出血来。向来结实的男人瘦得不像话,脸色更是白得像张纸,淡淡青紫的嘴唇紧抿着,仿佛在隐忍极大的痛苦。

  那一刻,她的心像是被刀扎进去,割开了一道口子,在刀尖抽出的瞬间,炽热的血喷涌而出,连带着某些从来妥帖珍藏在深处的东西,也一并被翻搅出来了。

  ……是什么东西?

  “徒弟过来,先把止毒散给他喂进去。”

  然时间紧迫,容不得她多想了,墨奚提针取完侯誉风身上的毒血,她便上前喂药,暂且抑制他体内的毒性。

  之后,一连数日里,师徒二人都待在大帐内寸步不出,墨奚心无旁骛地忙着研制解药,其余人等为免打扰墨公子,都守在门外等消息,军大夫也只有每日循例探访两次,照顾侯将军的重任便落到了她的头上。

  说实话,这回侯誉风受的伤还不及上一世她将他救回来那时的重,若非中了能要命的巫毒,在她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比这种更要命的她也都见过,最坏的结果无非是一死。

  世间之万物生来赴死,不同于早晚罢了,她行医多年,早已见惯了生老病死,本应看淡了才是,可面对每况愈下的侯誉风,面对因进展缓慢而偶尔焦躁的师父,她被日益深重的无力感笼罩,头一回觉得自己什么忙也帮不上,甚至……看着他被剧痛和梦魇折磨得生不如死,她也只能紧握住他的手,轻轻擦去他额头的汗,极力安抚,却无法分担丝毫。

  有时他痛得失去神智,力道大得几乎捏碎她的手,很痛,可她明白,这根本不及他承受的十分之一。

  实在难受,难受得想哭。

  但她不敢哭,甚至眼泪都不能流,怕打扰师父,怕泄露侯誉风下令封锁的病情。

  大帐外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将希望都寄托在她和师父身上,她不愿辜负,只得在他们面前强颜欢笑,将流不出的眼泪凝成了血,在心间无声地流淌。

  那短短几日,过得当真如噩梦般不堪回首,师父为赶制解药,一日睡不上两三时辰,她衣不解带地照料侯誉风,时刻留意病情变化,彻夜不眠更是常有的事,若实在撑不住了,便靠在床沿合眼寐一两个时辰,又起来继续守着他。

  脑中有根紧绷的弦死死拽着她,叫她睡不得哪怕一个安稳觉,稍微睡得沉便立马被噩梦惊醒,第一时间伸手去探侯誉风的脉搏,生怕梦里的事成了真。

  她从未如此害怕……失去一个人。

  活了两世,那么长,从未有过。

  所幸师父最后制出了解药,等侯誉风服下解了毒,脱离危险,身上的伤口也渐渐开始有愈合的趋势,她脑中的那根弦才应声而断,骤然失去了意识。

  师父比她稍微好些,跟军大夫交代了几件事,留下调养的方子,然后强撑着带她回到山谷,终于也累瘫在自己的屋里。

  师徒俩就这么风尘仆仆的,澡也没洗,饭也不吃,各自昏睡了整整一日,直到墨奚先饿醒去烧了几个菜,才叫醒自家傻徒弟一起吃,真的饿,那一顿险些没撑死两人。

  经历这一场与时间的恶斗,墨奚深感身心遭受了极大的摧残,看小徒弟也是精神萎靡消瘦不少的模样,于是麻利地收拾了行囊和盘缠,带上小徒弟出门游玩散心去,一游便是大半年,让她积攒在心头的那些儿女情长都抛诸脑后了。

  再后来,师父的名气大了起来,她边帮师父的忙边学,还得打理山谷内的事务,除了每年回京城探望侯家两老,会想想那个人怎么又不回来,或是收到信的时候,想想那个人在哪儿,在做些什么,其余时间真是忙得抽不出空闲多想他。

  可有些人,即便不刻意去想,他也一直妥妥帖帖地藏在心底,不知何时进来的,等发现他在的时候,便再也赶不走了。

  从一开始被他带回来时,她就不曾将他看作亲哥哥过,而如今,更不可能了。

  ……忽然想通了许多事。

  当初他躺在床榻上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她怕得心头发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