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京华郡主第92节(2 / 2)


  段明早就嫌京城的羊肉不鲜,一听这话顿时心动,带着人便去了。

  那酒家距行院不远,店里也有招徕客人、陪酒弹唱的风尘女子,甚至还有胡姬。段明看中的那个——据来报信的人说——看起来更像是良家女,只陪酒不卖身。

  段明只当那女子是欲拒还迎,想自抬身价,就许诺了好多金银,谁料那女子还是不肯。段明有些生气,不肯放那女子走,最后还是酒家掌柜出来帮忙解释,说女子确是良家,只因丈夫死了,要奉养公婆,才不得不出来做这等营生。

  当着掌柜,段明放了那女子,心里却不肯甘休,正好回去行院后,有人透露了那女子住在槐荫巷,还说了是第几户人家。

  “有人是谁?”许京华问。

  “王爷已经派人带着那个报信的去指认了,好像是行院里一个伙计。”

  “那段明怎么也不多带几个人就去了?这报信的又为何不回头去找在行院的其他人?”

  “说是段明先打发了他和今日另一个随从去槐荫巷探看,他俩不认识路,就问了殿前司派去的护卫,护卫当然不让他们去骚扰良民。”

  段文振在幽州是土皇帝,段明虽然既不受重视、也不得宠爱,但到底是亲孙子,在幽州横着走还是可以的,他手下人也张狂,听了这话心中不忿,回头就去找段明告状。

  段明被随从一挑拨,怒火高涨,但他也知道殿前司是禁军,不好得罪,索性避过护卫耳目,只带着这俩人就去了。

  到槐荫巷找到伙计说的那户人家,大门却一直紧闭不开,他们三个都是胡人打扮,在巷子里转悠,难免有人询问,段明脾气暴躁,很快和人吵了起来。

  外面吵闹,那户人家就有人出来,将门开了一条缝察看,随从守在门边,眼尖看见院子里有个妇人,很像酒家那陪酒女,便一把推开门,闯了进去。

  段明随即跟上,正好瞧见妇人躲进房,他知道惊动了人,若左邻右舍来帮忙,可能会吃亏,便打发没进来的随从,回去行院叫人。

  段弘英听到这里,气得直拍桌子:“简直是禽兽!打死他也活该!”

  “所以牛松等人赶来时,实际在场的随从,只有来报信那一个?”许京华问。

  崔铠答道:“正是。他们进院就闩上了门,不叫外面人进来,这家只有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妇人,他们觉得正对上酒家掌柜的话,便……”

  许京华已经隐隐猜到最糟糕的部分在哪里,就说:“但此妇人非彼妇人。”

  崔铠一叹:“郡主睿智。这户人家姓蓝,户主叫蓝术,原也从过军,收复山东时还曾杀敌立功,他的独子叫蓝复,克复神都时不幸阵亡,侍卫司体恤蓝术年老丧子,便许他脱去军籍,还给分了房舍和田地。那年轻妇人,正是他们守寡的儿媳妇。”

  多年战乱、人口锐减,天下正是休养生息之时,朝廷鼓励寡妇再嫁,蓝术夫妇也不拦着儿媳妇,正好蓝复生前同袍牛松光棍一条,他本来就常来照应蓝家,两下一合计,便把他们的婚事定下了,预备腊月里办。

  “好狠毒……”许京华听到这里,气极怒极,却又发不出来,只能深吸一口气问,“牛松他们如何来得这样恰好?是邻居去报讯了么?”

  崔铠点点头:“据说他们本来也要去蓝家,帮着修一修屋瓦。”

  “那现在怎么样了?”

  “牛松几人已关进府衙大牢,段明的尸体送去了驿馆,其余几个段家的子弟还想闹事,也被押回驿馆去了。”

  段弘英转头叫段亢:“走吧,我们过去看看。”

  段明再禽兽,也还是同族兄弟,他们不去露上一面,不合适,而且容易惹人怀疑,许京华没再拦着,起身送他们出去。

  “殿前司有个白参军,人很好,就是给你送信那一位,有什么事你只管找他。”

  段弘英点点头:“我记住了,放心,我们不掺合那些。”

  李家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的动静,许京华哪能放心,忍不住又叮嘱:“要是他们在驿馆闹得厉害,你们就回来,国子监那边先别去了。段明这等禽兽行径,传出去一定群情激奋,他们只当你们一样是姓段的,没准要难为你们。”

  在这个时候,能听见这样一番话,段弘英心中十分温暖,便露出一丝笑容答应下来。

  送走了他们俩,许京华回去见齐王。

  “你怎么知道段明要出事?”齐王见了她就问。

  “我就是觉得李家最近太消停了,不太对劲。”到这时也没有瞒着的必要了,“皇上不肯定下太子妃来,他们又耗不起……”

  “这些老杂碎,还真是狠毒。”齐王露出恼恨之色,“他们这是逼着皇上寒侍卫司上下官兵的心呢。”

  “是啊,不让牛松偿命,段文振那里没法交代,偿命吧……”段明这等行径,又确实打死不冤,到时别说侍卫司,就是城中百姓也难免愤愤不平。

  却没想到更让皇上为难的还在后头,第二日一早,蓝家儿媳妇上吊身亡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迅速传入京城大街小巷。

  许京华听说之后,又气愤又难过,进宫见到太后,忍不住说:“他们连这种事都做得出来,还是人吗?”

  太后揽过她安抚:“他们早就不是人了。”又说,“这两日外面乱,我不放心,你还是留我这儿住几日吧,左右宋先生新婚,课也停了。”

  “但我有点儿不放心段弘英……”

  “皇上已经另给他们安排了住处,有专人护卫。”

  许京华这才答应,又问:“那这案子,皇上打算怎么办?”

  “已交由三司审理。也给幽州发了加急文书,看那边如何答复。”

  段文振的答复,最客气的也就是要求杀人偿命吧?

  京城到幽州,发六百里加急文书,两日可到,于是到十五日,幽州回函就到了皇上手里。

  “段文振刁钻极了,”刘琰向许京华转述,“他说他这个孙子原本就是因为不识字不懂礼数,才送进京城国子监,想请名师好好教导的。”

  许京华:“……他什么意思?他孙子不是人,还赖我们国子监没教好?”

  她现在说话,终于不再称“我们幽州”、“我们怀戎”,刘琰倍感欣慰,“嗯,还说段明从小不怎么学汉话,只会说胡语,他闯到民居里去,也许只是想讨杯水喝,而且草原上的人都好客,从来没有院墙和大门……”

  “放屁!他的北平公府有没有高墙大门?谁不由分说闯进去,他是不是就地打死?”许京华气得要命,“他到底想怎样?”

  “想要父皇把那几个殴杀段明的人,解赴幽州。”

  眼看着许京华火又冒上来,刘琰忙接着说:“别气,父皇不可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