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节(2 / 2)


  胡莺莺做土豆粉的手艺捂的严实,一家子谁也没有往外说,倒是兰娘出门在外酸溜溜地跟村里人说了个遍儿。

  如今既然被人知道了,夏氏倒是也不恼,她干脆带着胡莺莺去把村里人的土豆全部拿了铜板去换,许多人家便咬咬牙,只留了一些自己吃,其他的便都给了刘家。

  刘家小院子里几乎堆成了土豆山,胡莺莺做土豆粉的法子虽然没有如何教,但那其实简单的很,夏氏早已学会了。

  她如今越看胡莺莺越觉得顺眼,便亲自做土豆粉,让莺莺好生休息。

  胡莺莺这人闲不住,便也跟着忙前忙后,但这土豆粉实在是太多了,夏氏往往到了天擦黑便不许她再干活了。

  “回屋去吧,多陪陪二成”

  这话让胡莺莺脸红,但她还是回屋了,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知道夏氏这人不说客套话,她说让你干啥就是让你干啥,你推辞都是没有用的。

  胡莺莺一回屋正准备去打水,就瞧见刘二成把热水都打好了“莺莺,你累了一天,多歇息。”

  其实刘二成近来也累,他自从不打算读书之后便开始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了,如今差不多入冬了,地里的小麦长出来一片青,但也长出来许多的草,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除草的药,就只能人工锄草。

  另外刘家的屋后根有些低了,夏氏便吩咐家里几个男人去山上挖些土和石头子回来垫垫。

  说起来那些常年干活的汉子做起农活来都习以为常了,自然不觉得如何累,可刘二成不一样。

  他常年读书,身子羸弱,虽然看着还算高大,但实际上这样劳作起来非常不习惯,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胳膊几乎都抬不起来。

  其实,他还是非常想读书,想继续考功名,毕竟家里的地一代又一代的人种下来,日子真的没有变好。

  没人的时候,刘二成去看过自己先前的那些书,装了足足一麻袋,还有他曾经写过的字,用过的笔墨纸砚,看得出来从前的自己真的很用功,付出了不少心血。

  可无论如何绞尽脑汁,刘二成都记不起来那些东西,不认识纸上的字。

  他是无奈,只能种地。

  胡莺莺一回屋没多久就发现了刘二成似乎有些异样,她知道,刘二成力气不算大,肯定干活很累的,便笑道“二成,你今日才叫累,干了那么多农活,我给你捶捶好不好”

  她走过去,不由分说给刘二成捶背,刘二成是拒绝的,但胡莺莺检查。

  她的小胖手轻轻地在他腰上捶着,一下一下,很舒服。

  刘二成低着头,忽然问“莺莺,你可后悔嫁给我如今我脑子正常了,却完全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不记得我读过的书。唉,我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究竟是白读了”

  胡莺莺笑“我嫁给你的时候是打算了照顾你一辈子的,你说我可后悔”

  她的手法很好,刘二成觉得整个人舒服多了,听到这句话心里也踏实了很多。

  他转身大胆地搂住她的腰“莺莺,你真好。”

  刘二成在心里肯定地想,他的莺莺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子。

  被刘二成这么一抱,胡莺莺心跳加速,但最令她吃惊的是她在刘二成的脖颈后面瞧见了一块很小的红色胎记,一枚星星样子的胎记,跟上辈子的那个他,一模一样。

  胡莺莺想,这若是还不是同一个人,那简直天理不容

  她心中充满了快乐,简直想回到地下同那黑脸人说一声谢谢。

  晚上两人照旧睡在一个被窝,但刘二成却始终没有对她怎么样,顶多是让她睡在他的臂弯上,两人说说话。

  按理说两人本是夫妻,有些事情都该做的。

  胡莺莺在心里想着,若是刘二成忽然袭击她,她自然是愿意的,想想就忍不住脸红了,可刘二成迟迟没有动。

  最终,胡莺莺熬不住睡着了。

  刘二成拉着她软乎乎的小胖手,在心里暗暗地发誓,虽然他们是正经的夫妻了,可自己还欠缺莺莺一样东西。

  等他把这东西补上,再行夫妻之实吧

  刘二成很轻很轻地在她的手上亲了一下,这才睡了。

  连着约摸大半个月,所有的土豆粉终于全部做完,拿到了镇上分给几个餐馆,刘家揣着卖得的所有铜板回到家,一家人挤在一起数。

  夏氏声音颤抖“这些是一吊钱,这些加起来也有五百三十二文我滴个亲娘啊老天爷啊”

  她有些不信,想要再数一遍,胡莺莺笑着摁住她的手“娘,这些钱咱们可都数了五六遍了,这么多人盯着,哪里会出错呢您收起来吧。”

  夏氏赶紧点头“对,对,赶紧收起来。”

  她喜不自胜,这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辛辛苦苦抠了那么多年,兜里总算有了些底儿

  当着一家子,夏氏把钱收起来了,但转眼又找上了胡莺莺,递给她两百文“虽则没分家,可你也是个有主意的,这银子若是都放我这里,将来小城万一有个什么心思也说不好,这一点你先拿着,就当你的辛苦钱。”

  胡莺莺打心眼里觉得夏氏这人真的不错,有这样的婆婆很难得了,这回她也没有拒绝,便收下了,甜甜地说道“那谢谢娘了,娘您真好。”

  夏氏被这么一款夸,立即有些飘飘然,又拿出来二十文钱递给她“我昨儿听人说了,你娘家爹前儿个发热,你娘去请大夫身上没钱,是赊账的。咱们这前村后村的,你也是知道的,如实赊账背后免不得被人说道。咱们如今也有钱了,你拿着这钱去给你娘,让她还了这账。”

  胡莺莺很感动,夏氏能做到这个份上,想必在这附近也是少有的了

  但其实在夏氏看来,胡莺莺才是少有的好媳妇,第一当初不嫌弃二成脑袋坏了,就那么嫁过来,第二勤劳又嘴甜,第三家里能有这么多银钱,那还不都是多亏了莺莺

  若非夏氏舍不得,这钱应该至少给莺莺一半呢

  胡莺莺拿了钱回去炕头村了,她把夏氏给的二十文拿出来,又从自己存的钱里拿出来三十文,一共四十文递给张氏。

  “娘,您收着,家里急需用钱,我婆母也都晓得,特地着我来送钱呢。”

  张氏完全没有想到夏氏是这样的善良人儿,眼含热泪双手合十“读书人的娘就是不一样莺莺,你嫁了个好人家”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