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九章 首轮空战(2 / 2)


即便按照理论计算,在迎头攻击时,ai2oc的最大射程也不会过八十公里。

结果就是,在四架j射了导弹之后,十二架f-15j还在逼近目标,争取获得射导弹的时机。

显然,中国海航的战斗机不会给日本战斗机机会。

射完导弹之后,四架j掉转航向,开始加规避。

日本战斗机有两个选择,一是加跟上去,毕竟f-15c的加能力很不错,能在五十六秒内把度由零点九马赫加到一点五马赫,而j在抛掉副油箱之前,加性能不会过f-15j。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转向返航,不与中国战斗机纠缠。

当时,日本战斗机做出的正是第二种选择。

毕竟,中国战斗机没有越过东海中线,也没有飞到钓鱼岛上空。更重要的是,东海舰队就在钓鱼岛西北方向上,如果追击中国战斗机,很有可能进入东海舰队的防空网,遭到远程防空导弹攻击。

只是,日本飞行员的选择并没改变空战结果。

在f-15j转向规避的时候,从两翼包抄的八架j已经到达,而且正在加爬升。

为了避免被e-767现,这两批j在进入战场前就降到低空,抛掉副油箱后,以一点二马赫的极限度从两翼包抄日本战斗机。只是p1-12d的最大射高差只有一万米,而且在高度差太大的情况下,机动性能会严重降低,所以在射导弹前,j得尽量提升飞行高度。

结果就是,在射导弹前,从左侧包抄的四架j被e-767现了。

此时,双方的距离不是一百二十公里,而公里左右。

日本飞行员收到预警机来的战场信息后,立即调整战术,转向迎战来自西北方向上的中国战斗机。

虽然还是远了一点,但是在这个距离上,至少可以进行导弹互射。

可惜的是,日本战斗机还没锁定j群,导弹告警机就响了起来,突前的j射的p1-12d到达了。

紧接着,从左侧包抄的四架j进行了补充攻击。

虽然摆脱已经达到极限动力射程的p1-12d不是什么难事,日本飞行员早就在演习与训练中从美国同行那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即在规避中程空对空导弹的时候,要尽量利用战斗机的垂直机动性能,以大范围的垂直机动来消耗导弹的残余动能,最终通过快爬升来摆脱导弹。

日本飞行员正是这么做的。

在p1-12d进入自导攻击阶段后,十二架f-15j立即抛掉副油箱,然后以最大的度向海面俯冲,随后转为快爬升。

这套战术能够规避第一批p1-12d,却无法避开一分钟后到达的第二批p1-12d。

更重要的是,在快爬升的时候,f-15j已经损失了几乎全部度,即便通过俯冲能够把势能转化为动能,加快飞行度,但是等于迎头飞向从下方逼近的导弹,从而失去再次爬升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f-22a也很难逃脱。

五点零八分,第一架f-15j被p1-12d击落。接下来的三十秒内,又有十架f-15j被接踵而至的导弹击落。

最终,只有一架f-15j利用僚机的掩护,避开了两枚p1-12d。

准确的说,是僚机帮其挡住了射来的导弹。

因为f-15j根本没有获得反击机会,所以j群毫无损。

更重要的是,在这轮空战中,从右翼包抄的四架j在爬升之前,f-15j机群就遭到了来自左翼包抄机群的攻击,所以没有按计划爬升到五千米高度,也就没有参与刚刚结束的空战。

完成了空战任务的八架j没有滞留在战场上,而是立即转向返航。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八架j各携带了六枚p1-12d,在攻击f-15j机群的时候耗光了弹药。

用剩下的两枚p1,显然不足以参加后面的空战。

轮交战,日本空中自卫队大败亏输,但是没有挫败日本飞行员的斗志,因为在日本空中自卫队中,f-15j是即将被淘汰的战斗机,真正的主力是f-22a。只要f-22a还在天空中飞行,日本空中自卫队就有战斗的资本。

对海航来说也是如此,要想夺取制空权,就得干掉f-22a机群。